7/31/2011

永遠的異姓手足

永遠的異姓手足


台北空小30

我是在1987年搬到舊金山灣區的,在那之前,曾住過德克薩斯州,阿里桑納州,及科羅拉多州。剛到灣區時,很感受到灣區的方便。最值得一提的,是能夠買到豆腐乾,這樣我的夫人就不需要再拿我的硬皮書疊起來壓在豆腐上,自製豆腐乾。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瑣事,仍然是很好玩的。

在灣區住了一陣之後,因緣際會,我們幾個台北空小30屆六年忠班的同學,就彼此找到了。記得後來接到通知,是李海倫及何台光發動的,邀請各空小校友做了一次頗有規模的大型聚餐。那回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較正式的空小同()學會,覺得場面很溫馨,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那之後,我也不記得後續的過程,就被拉進了北加州空小校友會的工作團隊,共謀創會大計。第一次參加工作團隊聚會時,很被會場的氣份吸引,因為感覺上就像又回到那久暐的眷村,一片嘻笑,哄哄然七手八腳的做事。雖然是事務繁雜,卻因談笑風生而不覺枯澀煩瑣。在第一次北加州空小校友大會餐時,就有旗隊跟著空軍軍歌進場,在眷村情上又重新喚回了軍人魂,確實造成一定的震撼。旅美三十多年來,平日工作都以英語思考,英語應對,已是個美籍華人。但那空軍軍歌,卻鑽進了我的血裡,讓我又回復到原來那個來自眷村的漢子,牽出那慷慨悲歌,拔劍勇為;頭腦簡單,義薄雲天的眷村娃的本性。那是一種很不容易用文字來形容的感受。但是,那是一種真正讓我感到因為我願意認同,而且確知也已被認同的歸屬感。

在第一次北加州空小校友大會師後餐會後, 我們台北空小30屆六年忠班的同學,也籌辦了一個小學畢業43年後的第一次重聚,班上同學由太平洋兩岸各地重逢於灣區,大夥兒促膝倡敘43年來的歷程,一個老同學的重聚,演變成一個真誠的交心大會;讓大家意識到,我們真是一群異姓手足,能夠享受到這段獨特的空小緣與眷村情。

這幾年下來,我很榮幸的能夠參與北加州空小校友會的工作團隊,直接為灣區的校友們提供一些服務。看著年會和新春團拜的規模逐年擴大,很為這個校友會感到興奮,更為空小同學們的凝聚力感到驕傲。多年來,每次都看到年邁的師長及老校友們來熱烈參加,更從大家的互動與對話中,重複的印證出異姓手足的事實。我曾在2009年時寫下了我的解讀與感受:

參加第二屆北加州空軍子弟小學校友會後有感

空小緣,眷村情,把盞言歡,壯懷依舊,猶見當年拔劍起;
迎風舞,攬夕照,英雄向晚,寶刀遲暮,借問何日君再來

數不盡軍眷過往,述不完村里滄桑;留不住青春黑髮,忘不了歡聚時光。

懷先烈藍天共賞,且相勉萬里鵬翔;建旗隊恢宏飛虎,謝師恩源遠流長。

慷慨歌同聲和唱,獻才藝彩蝶翩揚;扯鈴子目明手巧,排排舞還我青壯。

跳橡筋童心蕩漾,小皮球夢迴故鄉;憶當年時空久遠,望來春再敘同窗。

參加空小校友會的會務工作以來,一直感受到付出的歡娛,而在接受服務時更倍懷感恩。空小校友會的組合,是完全基於緣與情,以及信和義。我們尊師重道,情同手足。這樣的行為,也已被其他的灣區同儕贊許並認同。

每一個人群的組合都會不斷的演進,創新,與改革。根據我的觀察,空小校友會的凝聚力與向力更是最大的資產。我一直都在不斷的留意,希望能將異姓手足,手足情深的觀點做更有效的推廣與發揚光大。很榮幸的,我在台北空小這個溫馨的大家庭裡得到啟蒙,接受完整的基礎教育。這幾年來在灣區,我又能在北加州空小校友會裡重溫舊夢;并順著時光的軌跡,回憶從前,衍伸未來。我衷心的希望,更多的校友們能來歸隊,讓我們面對著夕照,提攜共享美好的黃昏。

回望小學時空遠,憶舊更惜同窗緣;攜手共讀如昨日,紛飛四海勇往前。鐵肩壯志擔大擔,鵬翔寰宇愛藍天;倏忽春去日已晚,手足相護渡餘年。

2011年七月二十六日晨寫於舊金山灣區聖荷西市

仵德厚:沉寂鄉村的臺兒莊戰役敢死隊長

仵德厚沉寂鄉村的臺兒莊戰役敢死隊長

仵德厚在臺兒莊戰役中,他率領的敢死隊,只有3個人活過來。他也曾是國軍27師的少將師長,在太原被25萬人民解放軍攻陷後遭俘擄,之後曾披手銬,腳鐐,被繩捆綁著吊起,蹲過30年的監獄。他有輝煌的戰功。但他是個在國共內戰中的戰敗者,也是個國共內戰中的敗軍之將裏的一員。

仵德厚逝世時享年97歲。他的舊屬,高齡80歲的楊鳳鳴,趕到他家,堅持守靈一整夜,之後再拄著拐杖,步履堅難的送到墳地,並在靈前說出師長,我送你最後一程。

中華好男兒們的忠與義,令人熱血沸騰。

國共內戰中戰敗者的滄桑,令人無限輓惜。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5TVs3H9orw



7/11/2011

100年海外青年文化志工培訓班招生


僑委會為加強海外第二、三代華裔青年對台灣之認識及對中華文化之認同,並培育海外在地文化志工,協導建立以文化交流為導向之文化志工組織,同時進行領導能力培訓,儲備僑界未來領導人才,將規劃於728日至30日假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舉辦「100年海外青年文化志工培訓班」。

該培訓班委由「數位科技行動股份有限公司」承辦,報名系統已設計完成,自即日起至722日期間接受報名,預計培訓50名青年文化志工,培訓對象應具備下列資格:
1、年齡在14歲以上、20歲以下之優秀華裔青年。
2、於中文學校學習中文6年以上或在高中、社區大學修習中文課程第四級以上或AP中文,具中文聽、說能力且基礎生活用語皆流暢者。
3、經常從事志工服務或與中心互動良好者。
4、學業成績/Overall GPA 3.2以上者。
5、身體健康行動便利無慢性疾病者。

該項培訓課程內容包含台灣文化介紹、青少年志工運作、夏令營TA相關技能等三個面向之文化及行政研習課程。

該培訓班採網路報名,擬參訓之學員,須先至僑委會網站(WWW.OCAC.GOV.TW)首頁下方「海外青年文化志工培訓班」圖示,點選後即可連結「青年文化志工培訓班網路平台」,點選註冊須知(REGISTRATION)後,即可按報名欄位依序填列報名資料,學員完成報名後,須列印報名表,併同相關資料送交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進行初核,再交由承辦單位辦理後續編班、通知學員研習資訊及準備課前資料等作業。

歡迎有意參加本項培訓活動之華裔青年踴躍報名,如有任何疑問,可於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5時電洽金山灣區華僑文教服務中心(408-747-0394, 分機117)

7/09/2011

第五屆心與心的對話 -認識失智症, 阿滋海默症與腦部健康講座

阿滋海默症協會舉辦的第五屆心與心的對話 -認識失智症, 阿滋海默症與腦部健康講座將於7月17日星期日下午1點到4點半,在Kaiser Medical Office Building Santa Clara 舉行。講座的主題如下:
  • 腦部創傷與失智症
趙壯志醫生, M.D. Ph.D., War Related Illness and Injury Study Center, VA Palo Alto Health Care System
趙醫師將先為民眾講解阿滋海默症的基礎知識,阿滋海默症的危險因素,進而講解危險因素的其中一項:腦部創傷與失智症的關聯。每年有超過一百七十萬的美國人受到腦部創傷, 受傷危險機率最高的為5-9歲的孩童與80歲以上的長者。趙醫師將會為大家講解腦部創傷的病理學與機制,及其所造成的影響與缺損。
  • 失智症家屬照護者的心理健康與因應
張育萍教授,PhD., RN, Assistant Professor, School of Nursing,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versity at Buffalo
張教授將為民眾講解失智症照顧者的角色, 負荷, 常見的心理壓力, 生理問題, 其他並存的壓力, 進而教導民眾辨識心理壓力與崩潰的警訊, 介紹簡易的自我評估工具 (憂鬱量表,壓力量表, 營養評估), 討論護理之家的安置問題, 與如何成為一個健康及正向的照顧者的原則及調適與因應方式, 同時也將分享放鬆技巧的益處與訓練。
  • 為失智症患者所做的環境改造, 工具使用與活動設計
鍾美娟, 職業治療師,OT R/L,CPAM
鍾治療師將為民眾介紹阿滋海默症的職業治療的程序, 評估, 範圍, 處理途徑。也會更進一步提到在生活表現技能及模式的處理, 景況及環境的處理, 幫助患者及家屬的輔助用具/裝置, 及活動安排上的處理。

  • 照護者心路歷程
張祖英女士
張女士將與大家分享陪伴母親走完阿滋海默症旅程的經驗, 學習與感動。

時間: 7/17/11 星期日 1 pm - 4:30 pm
地點: Kaiser Medical Office Building

          Conference Center Room A1-A5

          710 Lawrence Expressway, Santa Clara

報名: 請上網 http://forum.kintera.org/2011SantaClara

          或致電 650.623.3143

7/02/2011

參加臺北空小30屆校友李芸華的令尊李家茂伯伯的追思儀式

臺北空小30屆校友李芸華的令尊李家茂伯伯最近在舊金山灣區辭世。北加州空軍子弟小學校友會贈送花圈一個以致哀與致敬。數位空小校友也自發參加李伯伯的追思儀式,向功在國家的空軍前輩老英雄表達敬意。 
儀式場面莊嚴肅穆。李伯伯生前四代同堂,兒孫個個都很有成就。孫輩從世界各地趕到,都致詞表達對李伯伯的敬意與思念,祖孫間的親情洋溢,感人至深。李伯伯是位全福全壽的老人。
到場參加致意的空小校友包括下列數位:
胡芷民,尹莉莉,劉忠慈,潘俐賢伉儷,謝明誠,李富凱(代表北加州眷村聯誼會),劉台健(代表北加州眷村聯誼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