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的異姓手足
謝明誠
台北空小30屆
我是在1987年搬到舊金山灣區的,在那之前,曾住過德克薩斯州,阿里桑納州,及科羅拉多州。剛到灣區時,很感受到灣區的方便。最值得一提的,是能夠買到豆腐乾,這樣我的夫人就不需要再拿我的硬皮書疊起來壓在豆腐上,自製豆腐乾。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瑣事,仍然是很好玩的。
在灣區住了一陣之後,因緣際會,我們幾個台北空小30屆六年忠班的同學,就彼此找到了。記得後來接到通知,是李海倫及何台光發動的,邀請各空小校友做了一次頗有規模的大型聚餐。那回是我第一次參加比較正式的空小同(童)學會,覺得場面很溫馨,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那之後,我也不記得後續的過程,就被拉進了北加州空小校友會的工作團隊,共謀創會大計。第一次參加工作團隊聚會時,很被會場的氣份吸引,因為感覺上就像又回到那久暐的眷村,一片嘻笑,哄哄然七手八腳的做事。雖然是事務繁雜,卻因談笑風生而不覺枯澀煩瑣。在第一次北加州空小校友大會餐時,就有旗隊跟著空軍軍歌進場,在眷村情上又重新喚回了軍人魂,確實造成一定的震撼。旅美三十多年來,平日工作都以英語思考,英語應對,已是個美籍華人。但那空軍軍歌,卻鑽進了我的血裡,讓我又回復到原來那個來自眷村的漢子,牽出那”慷慨悲歌,拔劍勇為;頭腦簡單,義薄雲天”的眷村娃的本性。那是一種很不容易用文字來形容的感受。但是,那是一種真正讓我感到因為我願意認同,而且確知也已被認同的歸屬感。
在第一次北加州空小校友大會師後餐會後, 我們台北空小30屆六年忠班的同學,也籌辦了一個小學畢業43年後的第一次重聚,班上同學由太平洋兩岸各地重逢於灣區,大夥兒促膝倡敘43年來的歷程,一個老同學的重聚,演變成一個真誠的交心大會;讓大家意識到,我們真是一群異姓手足,能夠享受到這段獨特的空小緣與眷村情。
這幾年下來,我很榮幸的能夠參與北加州空小校友會的工作團隊,直接為灣區的校友們提供一些服務。看著年會和新春團拜的規模逐年擴大,很為這個校友會感到興奮,更為空小同學們的凝聚力感到驕傲。多年來,每次都看到年邁的師長及老校友們來熱烈參加,更從大家的互動與對話中,重複的印證出”異姓手足”的事實。我曾在2009年時寫下了我的解讀與感受:
參加第二屆北加州空軍子弟小學校友會後有感
空小緣,眷村情,把盞言歡,壯懷依舊,猶見當年拔劍起;
迎風舞,攬夕照,英雄向晚,寶刀遲暮,借問何日君再來?
數不盡軍眷過往,述不完村里滄桑;留不住青春黑髮,忘不了歡聚時光。
懷先烈藍天共賞,且相勉萬里鵬翔;建旗隊恢宏飛虎,謝師恩源遠流長。
慷慨歌同聲和唱,獻才藝彩蝶翩揚;扯鈴子目明手巧,排排舞還我青壯。
跳橡筋童心蕩漾,小皮球夢迴故鄉;憶當年時空久遠,望來春再敘同窗。
參加空小校友會的會務工作以來,一直感受到付出的歡娛,而在接受服務時更倍懷感恩。空小校友會的組合,是完全基於緣與情,以及信和義。我們尊師重道,情同手足。這樣的行為,也已被其他的灣區同儕贊許並認同。
每一個人群的組合都會不斷的演進,創新,與改革。根據我的觀察,空小校友會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更是最大的資產。我一直都在不斷的留意,希望能將”異姓手足,手足情深”的觀點做更有效的推廣與發揚光大。很榮幸的,我在台北空小這個溫馨的大家庭裡得到啟蒙,接受完整的基礎教育。這幾年來在灣區,我又能在北加州空小校友會裡重溫舊夢;并順著時光的軌跡,回憶從前,衍伸未來。我衷心的希望,更多的校友們能來歸隊,讓我們面對著夕照,提攜共享美好的黃昏。
回望小學時空遠,憶舊更惜同窗緣;攜手共讀如昨日,紛飛四海勇往前。鐵肩壯志擔大擔,鵬翔寰宇愛藍天;倏忽春去日已晚,手足相護渡餘年。
2011年七月二十六日晨寫於舊金山灣區聖荷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