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2011

世界日報專訪空小校友謝明誠

謝明誠 智能電網業 需才孔急
記者王慶偉聖荷西報導
October 12, 2011 09:00 AM
現任柏克萊加大智能電網教授謝明誠(記者王慶偉攝影)
現任柏克萊加大智能電網教授謝明誠(記者王慶偉攝影)
「智能電網(Smart Grid)未來會在美國提供很多的就業機會,和智能電網相關的工作也不會流失外包到海外去。」曾在昇陽系統工作20多年,現任柏克萊加大智能電網教授謝明誠(見圖,記者王慶偉攝影)日前在中工會短期課程中表示,擁有資訊(IT )科技背景的工程師,可以對智能電網多加注意(Update and Upgrade),「因為未來智能電網需要大量有資訊及軟體背景人才。」謝明誠指出,美國的能源公司於2010年時,曾為未來智能發展趨勢列出幾個方向,這幾個方向都需要大量科技人才。包括客戶能源需要、減低能源使用、整合提高電動車、電力儲存,以及電力公司自動化。「這幾個方向都需要硬體、軟體工程師,資訊(IT)背景最為需要。」
謝明誠指出,美國注重綠色潔淨能源的開發,以及智能電網的設立,定下目標在2030年時,美國所有電網都要成為智能電網,「這之中就有很多產業及就業機會。」例如智能電網的開發要靠資訊創新(IT Innovation)、產品研發(Product Development)、系統設計(System Design ),以及各種工程技術(Engineering)。
謝明誠表示,「電力雜誌」(Power Magazine)2008年就指出未來5年內,40%的能源產業員工退休。而面對需要日增的智能電網,還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這表示除了現有的在職訓練外,還需要從大學、學院,以及技術學校培養更多相關人才。」擁有資訊及軟體背景的人才,不要忽略這個產業的趨勢及需要。
「就算是現有能源產業界及電力公司,也面對立即的升級及更新。」這表示所有電力公司都會有巨大改變,包括電腦系統的更新,對新系統的訓練,電機及電力職工的重新培訓。
「還有一類重要的工作,就是服務。」謝明城指出,因為龐大的智能電網不僅需要創新,還需要客戶支援及服務,這些服務不可能外包到海外,工作機會不會流失,也為美國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柏克萊加大智能電網課程詳情:http://extension.berkeley.edu/spos/smartgrid.html


Read more: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謝明誠 智能電網業 需才孔急

10/10/2011

玫瑰玫瑰我愛你


空小合唱團選這首耳熟的歌在2011年會中表演,每一位演出者都非常投入,歌聲,儀態,服裝。。。可圈可點,這張照片説明一切。當初還不清楚它的原創是英文歌還是中文歌,很高興Google到這篇 梁煥松寫的文章,與大家共享。文章很長,只節錄部分,想看全文請點擊這裡。
******************** ********************************************************

「玫瑰玫瑰我愛你」的作者是陳歌辛,在三十年代被人譽為音樂才子,四十年代已經被人譽為「歌仙」。

陳歌辛一生創作歌曲近200首,其中「玫瑰玫瑰我愛你」「薔薇處處開」、「恭喜恭喜」、「夜上海」、「小小洞房」、「鳳凰于飛」等歌曲,今時今日在中、港、台、和海外華人的世界仍是盛唱不衰。尤其是「玫瑰玫瑰我愛你」,曾被配上英文的歌詞,以Rose, Rose I Love You為歌名,成為美國流行曲,可能是破天荒第一首打進美國流行榜的中國歌曲。

「玫瑰玫瑰我愛你」用「2/4」的「篷拆、篷拆」輕快節奏,用來跳起幾十年前的Jitterbug(吉魯巴)舞時別過癮和得勁,難怪成為夜總會中的熱門名曲。

陳歌辛的一生

陳歌辛原名陳昌壽,1914年9月19日生於上海,自幼聰明好學,特別喜歡音樂和詩歌,尤其愛採集民歌。他的歌曲,常洋溢著江南水鄉的濃厚風情。

。。。。。。。。。。。
陳歌辛未滿20歲,便在上海幾個中學教授音樂。他擅作曲也能唱,高音宏亮,聲震屋宇。他自學英文、俄文、日文,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又能即興譜曲,被譽為「音樂才子」。
。。。。。。。。。。。

陳歌辛21歲結婚,夫人金嬌麗是他在執教上海女子中學的學生,比他小三歲,是該校有名的校花,陳歌辛讚她為「東方的蒙娜麗莎」。。。。

陳歌辛邀請王黎明、馬鐵飛、馬劍華、范正國、陳洛、吳桐等人籌辦了「實驗音樂社」,傳播抗日救亡歌曲。陳歌辛的抗日歌曲唱 遍上海各處, 1941年12月16日,日本憲兵衝進寧海西路190號陳寓,將陳歌辛逮捕,押解到梵皇渡路(今萬航渡路)76號特務機關牢房中。在被關押期間,受到坐電 椅、灌辣椒水、老虎凳、狗咬等嚴刑逼供,度過了可怖的七十餘天。



 他出獄後,寫過不少抒情的通俗歌曲,由周璇、李麗華、白光等歌星演唱和灌唱片,都成為紅極一時的流行曲,如1942年創作,由龔秋霞灌錄唱片的「薔薇處處開」,1943年創作的「玫瑰玫瑰我愛你」,1944年的「鳳凰于飛」、「可愛的早晨」,1945年的「夜上海」等等。。。。。。。。。。。。。


1957年9月「反右」運動中,他被劃為右派,被冤枉迫害下獄,送安徽白茅嶺農場勞改。平日講究生活情趣,愛好美食的陳歌辛,因長期饑餓患病,在1961年1月25日與世長辭,享年46歲。。。。。

陳歌辛有三子一女,次子陳鏗是數學教授,女兒小麗是德語教授,長子陳鋼、幼子陳東則繼承父親的音樂事業。

說到陳鋼,就是海內外華人最喜歡的中國古典樂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小提琴協奏曲的作者之一。陳東跟隨著名歌唱家溫可錚學習,成為出色的男中音,現居美國。。。。


陳歌辛寫的流行歌曲,旋律雖然簡單,但十分悅耳,就算沒有甚麼音樂修養的人,聽一兩次便會懂得唱,而且聽完又聽都不會厭;歌詞雖然淺白但不俚俗,配合旋律天衣無縫,又不乏深意寄托,真是非常不簡單!

(文章允許轉貼,請具作者名字:梁煥松)

10/03/2011

你今天走路了嗎?

走路一小時 漲氣、眩暈消失
摘自_梁純秀/苗栗市/聯合報_
求學時代,最不喜歡體育課,那時年少無知,認為只有運動員才需要運動,自己始終是懶人一族。 直至中年,眩暈、憂鬱、食道逆流紛紛找上門,整天和身體不適纏鬥。此時認識一群退休老師,她們個個神清氣爽,活力充沛。打聽一下,原來她們力行最簡單又極受惠的養生方法,走路。羨慕之餘,興起有為者當如是的念頭。這群老師每天相約,在長約300公尺的清幽小徑上來回走一小時。加入她們後,自己才發現,只要肯邁開步伐,並且持續,竟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三個月後,發現自己食道逆流的情形改善許多,原來走路可消除脹氣。我們也經常以退後方式倒著走,剛開始不習慣,總覺得要撞上別人,但養成習慣後,後腦勺彷彿多了對眼睛,順暢極了,不可思議的是,以往常發作的眩暈居然消失了,聽說倒退走有益於平衡感,可能有理。我們邊走邊談,家事、國事、影視新聞都讓我們說得意興飛揚,可別看輕我們八卦,因為說得盡興,心中垃圾傾巢而出,那還有什麼憂鬱可言? 您也曾和我一樣,懶於動起來?趕緊組個「走路黨」吧!只要肯走,再加上同道鞭策,健康屬於你。
                你今天走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