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2011
1/30/2011
美加公民遊台 送百元兌換券
就可至台灣觀光局網站(www.go2taiwan.net)下載價值百元的兌換券,使用期限至6月30日為止。
點選網站左上方紅色的免費百元旅券資訊,裡面有包括使用地點和兌換方式的
詳細說明。只要是1月1日至6月30日期間造訪台灣的美國或加拿大公民,出示
有效護照和登機證明,就可享有100美元的兌換券。網上除有詳細地圖和旅遊
行程介紹,還有包括西門町、淡水、太魯閣、日月潭、關山等地交通資訊。另
有茶莊、光華商場、養身會館、單車出租、精品店、糕餅店等商家提供的贈品
或免費服務。五天四夜的推薦行程也提供不想煩惱如何計畫旅程的遊客貼心建
議。
建國百年送100美元遊台灣活動現已開跑,更多旅遊資訊可見交通部觀光局網站
www.taiwan.net.tw。
鈴聲響 叮噹 叮噹 彷彿比我還忙
對我不斷的講
鈴聲響 叮噹叮噹
對我不斷的嚷
好像在問我想不想
想不想聲聲唱
唱一唱愛的希望
配上聲聲鈴響
鈴聲響 叮噹叮噹
彷彿比我還忙
鈴聲響 叮噹叮噹
彷彿比我還慌
1/29/2011
中國首善陳光標:敬佩 而且不要酸葡萄
陳光標:“我要像雷鋒那樣被人記住”
http://bugu.cntv.cn/news/talk/ylftl/classpage/video/20100307/100059.shtml
2010年9月5日,陳光標向蓋茨和巴菲特二人發出公開信,稱“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一場中國的慈善風暴,就此刮起。
根據2010年的胡潤慈善榜,陳光標在2009年的捐款總額高達3.25億元人民幣,位居中國第四;陳光標去年身家達30億元人民幣,在胡潤財富榜排名第340;到2010年初為止,他的捐款總額超出10億元人民幣。
陳光標本人也像他在公開信中一樣“很高調”。他對《記者》說,他要做雷鋒。他愛講述自己當年艱苦的生活、每筆慈善捐款,以及一連串的榮譽,也愛說一些“豪言壯語”。
2010年9月8日,在北京市西城區金融街附近的一個高檔小區裡,陳光標接受了《記者》專訪。這裡是他買的上下兩層六七百平方米的樓,純木裝修,風格古樸。還沒等《記者》記者提問,剛一坐下來,陳光標就像佈道一樣,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慈善談話”。
“我陳光標從來不跟政府打交道”
記者:有很多人都很好奇,都想知道你是做什麼的,哪裡來的這麼多錢去捐贈,這些錢是怎麼來的?
陳光標:我現在在全國11個城市擁有房屋拆除公司。公司現在是國內最大的高科技環保拆除公司,也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把建築垃圾二次利用的公司。到目前,只有我一家(企業)可以通過德國進口的“變形金剛”設備,把建築垃圾與廢舊鋼筋分離變成乒乓球大小的顆粒,然後垃圾以20~30塊錢一噸的價格賣給人家做路基輔料。
記者:這個項目每年的處理規模大約是多少?有多大的收入與盈利?
陳光標:光這個項目的一年營業產值大約在70億左右,這還不包括廢舊鋼筋。如果包括牆體內的廢舊鋼筋,營業收入將突破100億。
這幾年,各個城市都在不停地建設,每個城市拆除的業務量都很大,每年有過萬億平方米的建築垃圾。我的“變形金剛”設備好的需要800多萬一台,一般的也在四五百萬,我現在在全國總共有113台這種設備。它是移動式的,什麼地方有拆除業務,我就把這個設備用板車拖到什麼地方。
記者:在你富起來的過程中,有沒有得到當地政府的扶持?
陳光標:沒有。 2009年南京拆除民房800萬平方米,廠房拆除200萬平方米,加起來1000萬平方米,我才拿到了不到5萬平方米。
十年來,我嚴格要求自己,從來沒有一次上過歌舞廳、夜總會、桑拿,也從來沒有找過任何一個領導做過任何一筆生意,也沒有從政府手上拿過一畝地,我陳光標從來不跟政府打交道,從來不給領導送禮。
記者:你公司這樣的規模在全國的這個行業中佔有多大份額?
陳光標:公司的業務95%來自二手,一手業務我拿不到。比如說,央視過火的大樓,現在是我在做,是從北京城建集團手裡拿的二手業務。
記者:如果能拿到一手業務,利潤會有多少?
陳光標:去年我是103億營業收入,淨利潤是4.1個億,如果業務都是一手的,淨利潤大概在10億左右。
記者:你的行業和房地產領域非常接近,有沒有想過做房地產開發?
陳光標:我以前想過。我也想轉行做房地產多賺點利潤幫助更多的人,進入之後我才知道要拿出大筆錢來才能做。去年兩會我提議取消《招標法》,有些招標中存在弄虛作假。我之前不參加招標不知道,參加過就知道了。
記者:那你沒有做房地產?
陳光標:沒有做,所以我陳光標很清白,能經得起(考驗),我高調做慈善,我這麼多年來是堅持守法。
記者:你這樣說打擊了一大片開發商。
陳光標:好多富人都恨我,肯定恨我嘛,本來感覺他多有錢理直氣壯的,現在炫不起來了,再炫你像陳光標那樣捐啊。他們有壓力,看我這今天捐明天也捐,他吹不起來了。
我去年的淨利潤是4.1億,捐出去3.1億多,後來成為年度“中國首善”。去年,我捐出我的淨利潤76%還多,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
記者:這個數目大約佔了你所有財富的多大份額?你現在的資產大概有多少?
陳光標:按照這幾年情況,我一般捐款都是占到公司淨利潤的50%。我個人財產沒有多少。現在總共資產,加上房屋、機械設備、生產線等,大概在50億左右。我承諾等我老了以後將全部財產捐出,但是等我老了以後我還能有多少財產,我自己也不知道。我現在還年輕力壯,才42歲,我希望以後能創造更多的財富,也許到時候能達到上千億,也許只剩下一兩百萬。最後剩下多少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我有多少捐多少。
“我的孩子說他要當世界首善”
記者:很多人都質疑說,五十年之後捐錢的事情誰也說不准,你怎麼看這種觀點?
陳光標:很多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從小到大,一直在做慈善,一直在做好事,堅持不懈地在做。以前是每年捐一次,現在是每個月都在捐。你可以關注下本月11日,就在甘肅省世博會展館開館儀式那天,我在那裡宣布把去舟曲抗洪的16台設備捐贈給甘肅。另外,還有2000台的教學電腦,加在一起又有2000萬。
我每個月不捐款,就會覺得心裡憋得難過。我每月一般捐贈兩三千萬,捐到哪裡去,都記得明明白白。
記者:都是你自己個人的財產嗎?
陳光標:我說的都是我自己個人的。這十年來,我本著一個原則:經營的地方我不捐資,捐資的地方我不經營,我沒有任何特殊目的的。你比如說,我在某地拿一塊地,總價十億,政府讓一億給我,我捐2000萬,我認為這不叫慈善,因為它帶有交易性和目的性。
今年我捐贈了1.83億,比如說春節的時候我號召、帶領三百多個企業家“發紅包”,召集到位現金7100萬,分成5個小組,分別去往雲、貴、川、西藏等地,將紅包發掉。我們主要是通過地方民政部門和教育部門來為我們選擇困難戶和特困戶,有的企業家帶著孩子,一對一地發放,體驗幫助人的一種快樂,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
記者:你這種捐贈的方式,包括你宣布以後將自己全部資產捐贈出來,家人對你是什麼看法?
陳光標: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夫人對待錢沒有什麼概念,她出身小幹部家庭,父親是農村合作社的主任,母親在醫院工作,也是個主任。都說“女孩要富養,男孩要窮養”,這點在她身上體現得特別明顯。她這個家庭中並不缺錢,導致她對錢沒有概念。所以,這十年來,我捐贈了十幾億,我們倆也沒因為捐款吵過一次嘴。
孩子這方面,從他三歲起,我每一次捐款都把我的孩子帶到現場,告訴他這些錢捐到哪裡去。我每次捐錢有幾個條件:一是接收方必須到場,媒體到場,政府官員到場,做個見證,然後把捐贈的支票、電腦、車輛、錢以及其他物資現場拿走,因為慈善要讓需要幫助的人看得見、摸得著。
記者:你3歲的孩子能理解這些嗎?
陳光標:有一次,中央電視台採訪他的時候,他說:“我爸開的是捐錢公司。”
記者:他現在幾歲?你家裡幾個孩子?
陳光標:現在7歲。兩個孩子,另外一個今年14歲。
記者:你不想給你的孩子多留一點錢,讓他們將來過得更體面些嗎?
陳光標:前兩年,我把兩個孩子的名字改成了“陳環保”“陳環境”。
記者:和你做的企業有關?
陳光標:有關,就是要讓別人叫他們名字的時候提醒別人要保護環境。去年他6歲的時候,春節聯歡晚會上,小瀋陽說“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死了以後錢沒花完”,他馬上接著小瀋陽的話,指著我說“我爸爸不死就把錢捐完了”。我現在是中國首善,他說他要當世界首善。
記者:你的兩個小孩現在花銷怎麼樣?
陳光標:你可能都不相信,我的孩子,過春節的時候,就給他幾百塊錢壓歲錢。兩個孩子都有我這種個性,你給他幾十塊錢,他能裝一個月都不動。現在孩子大了,我對錢控制得也很緊。我給他一些錢,我跟他講,跟同學相處的時候,一定要搶著埋單。以後同學都會留下一個印象,你真大方。
記者:孩子上的都是普通學校?在哪裡?
陳光標:都是普通學校,在南京,家門口的中學,離家近。兩個孩子在班裡面都是前五名,非常聰明。在家門口的飯店裡,我給他存了2萬塊錢,讓他經常沒事的時候,帶著同學多聚聚。
記者:你的生活呢?
陳光標:我生活很簡單,消費也不高,我很喜歡吃土菜。我每個城市基本都有朋友,但我平時去哪裡,如果沒有非常特殊的情況,我都盡量不去麻煩人家。在馬路邊,一塊五毛錢一碗的肉絲麵條,填飽肚子就行了。我穿的衣服也都是買的布料量身定做的。
記者:我們還是很想知道,你為什麼不想給你的孩子多留一點,讓他們將來過得更體面些?
陳光標:我這個人像是一面鏡子,心裡面怎麼想的就怎麼說、怎麼做,從小我就是這種個性。我小時候生長在那樣的環境下,哥哥姐姐都餓死了。只有熬過嚴冬的人才知道太陽的溫暖,人只有在激勵中才能成長。
我比我弟弟大八歲,小時候,我經常看到母親把我弟弟放在床上哭,抱著別人家孩子餵奶;下雨天,我弟弟妹妹都在場上搶收麥子,我媽媽卻幫別人家收。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特別大。
小學三年級時,我就自己從20米的深井挑水,用兩個小木桶挑水走2公里去集市上叫賣,一分錢隨便喝,一個暑假我掙了四塊多錢。 9月1日開學,我特別高興地把書本領回家,當時是一塊八毛錢。剛回到家,媽媽就跟我講,你看隔壁那個小喜子在家哭呢,沒錢交學費。我二話沒說,跑到學校幫他交了學費,把書抱到他家。
那是1978年,我正上小學三年級,我幫助鄰居家孩子交了一塊八毛錢的學費,2008年,我獲得“中國首善”稱號,年度捐款1.8億。從一塊八毛錢到1.8億,改革開放也走了三十年。
記者:你在博客上說,你的妹妹陳春華洗碗已經十一年,現在一個月能掙一千五,弟弟至今還在做保安,每個月最多也就兩千塊錢。現在還是這樣麼?
陳光標:對,還在做。我的弟弟和妹妹都在我的公司三進三出過。我妹妹現在在江寧一家菜場洗菜,一個農家菜小飯店。早晨八點鐘上班,晚上九十點才能下班回家,現在是1800塊一個月。我弟弟做保安是2500塊一個月,這是現在的價錢。前幾年只有幾百塊、一千塊。
記者:那他們對你有意見嗎?為什麼不幫幫他們?
陳光標:一開始有,現在就這樣了。我弟弟和妹妹家都有兩個小孩,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每月一家2000塊錢,這些小孩的書學費、生活費都夠了。
記者:講了這麼多你的經歷,從貧窮奮鬥到富豪,你對待財富的感受有什麼不同麼?
陳光標:創業的時候,非常渴望需要掙到更多的錢,積累到幾百萬、上千萬之後,我拿這些錢要幹什麼呢?要使用得有價值。陳光標今天是個富人,不願意做財富的守財奴。財富是什麼?身外之物,財富是水,我捐的是一種理念。其次,我要實現我人生最大的價值,我要讓中國歷史和人民記住陳光標,像記住雷鋒那樣。
“到時候老百姓像支持王老吉一樣,都來買我的股票”
記者:去年11月,蓋茨主動找你做慈善會晤,他是為了什麼?
陳光標:他想在中國做些什麼。微軟在中國賺了不少錢,也想回饋給中國需要幫助的人。取之於中國,用之於中國。
記者:你怎麼看這次的慈善晚宴?
陳光標:我們的邀請函講得很清楚,蓋茨和巴菲特希望是私下交流,不邀請任何媒體參加,就是一個關於交流慈善和環保的私人晚宴。
記者:他們有沒有讓中國的富豪捐款的意思?
陳光標:沒有。主要想跟中國富豪交流慈善事業如何更好地健康發展,自願地把錢拿出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怎樣環境保護,不要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犧牲我們子孫後代活下去的條件,不要破壞環境。
記者:有報導說,中國富豪參加晚宴怕被勸捐,你身邊這麼多富豪朋友,能給我們分析一下,他們的心態是什麼?
陳光標:富豪怕捐的心態有兩種。第一種,他捐了以後怕顯富,怕顯富之後稅務部門查,怕有關部門索捐,怕惹麻煩上身。第二,有的想捐,但是捐到哪裡、錢怎麼用他不明白。
記者:哪種情況是他們最怕的?
陳光標:實際上最怕的還是怕國稅、地稅局查。因為他經不起查。現在十個企業有六七個企業一查都是有問題的。
對那些不履行社會責任的富人,國家要按照遊戲規則,追查錢的來源。
記者:我們的很多富豪還很怕捐,你現在卻是裸捐,這個跨度是不是有些大了?
陳光標: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很多企業家沒有達到我這種境界和胸懷。
兩三年以前,我承諾捐出個人全部家產的95%,這次比爾·蓋茨要來中國,很多富豪不敢去,怕被勸捐。我聽到這個消息,感到有些生氣。我就想,95%都捐了,還留5%幹什麼呢?索性都捐出去算了。我馬上就給比爾·蓋茨寫信,夜裡睡到一兩點鐘我起來,用了一個多小時,我就把那1090個字寫好了。
信是9月4日夜裡面寫的,5日下午五點鐘我貼在了我的網站上。很快,人民網就摘下來放在了網站頭版。
記者:你身邊的這些富豪在你發出公開信以後,有什麼樣的反饋給你?
陳光標:有些富豪都是平時不錯的朋友,就跟我講:陳光標,你給比爾·蓋茨、巴菲特寫的信,你私下里給他就行了,給媒體公佈幹什麼?給我們搞得有壓力,本來到哪裡都挺著腰桿,現在腰桿也不敢挺了。
記者:你這種“裸捐”的姿態會不會嚇跑一部分本來想參加晚宴做慈善事業的富人?
陳光標:2008年我提出要徵收富人遺產稅、高消費稅、固定資產稅和環境保護稅。我呼籲我們國家現在趕快制定遺產稅的政策,至少在5~10年內應該這樣做。因為10~15年以後,我們國家富一代的人基本都到了60歲,這正是我們國家富一代密集向富二代移交財富的時期。就在這個十年之內,一定要徵收遺產稅。
我認識的很多富二代,50%以上都是我們國家未來的高消費者,講難聽點,就是敗家子。把財富轉嫁給富二代,他們能不能駕馭好?在他們手上,他們會把它揮霍掉。百分之五六十的富二代掌握著這麼多的資源,財富資源、人脈資源等等,他們駕馭不住,不就是浪費掉了嗎?
記者:所以你就是準備老了就捐,不給子孫留一點?
陳光標:我一直在邊做邊捐。我現在還年輕力壯,還有幾十年可以奮鬥,奮鬥到上千億也有可能。我公司準備上市。那以後可能買我股票的人就很多了。
記者:是準備在國內上市嗎?
陳光標:還在籌備當中,國內、香港都想上。到時候老百姓支持我就像支持王老吉一樣,都來買我的股票,比爾·蓋茨、巴菲特也都來買了,以後資產過千億也有可能啊。我創造了更大的價值回報社會,需要我幫助的人就更多了嘛。
如果我把精力都投入到做企業上,我認為我可能1個億都賺不了
記者:做慈善會不會分散到你經營企業的精力?
陳光標:沒有。我一半做企業,一半做慈善。做的慈善越多,無形當中對我的回報也越多。雖然我95%的生意來自二手,但是現在我的生意應接不暇,現在全國各地的老闆拿到業務都願意找我去做。
記者:如果你把全部時間投入到做企業,請專業的人來做慈善,效果會不會更好?
陳光標:不會。如果我把精力都投入到做企業上,我認為我可能1個億都賺不了。
記者:那是不是說做慈善還是給你帶來了良好的聲譽,給你帶來了經濟效益?
陳光標:這個我承認。社會給了我無形的回報。我希望95%一手的業務也都給我做就好了,我左手賺錢,右手能真正幫助很多需要幫助的人。
記者:你這麼多年堅持不懈地做慈善,難不難?
陳光標:不難。我沒感到很辛苦,我感覺很快樂。我晚上睡覺,哈哈哈就笑醒了,一個禮拜最少有三次。有時候笑醒以後,開心得滾到地上來,有時候開心得腳在床上直跺。
記者:做什麼好夢了?
陳光標:做的這個夢呢,是因為我幫助了很多人,他們上門感謝,給我送錦旗、感謝信、土特產,看到我就跪下來了,我眼淚劈裡啪啦。我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都上門來感謝我,我回想這個,心裡感覺快樂。
記者:有沒有類似你夢中的真實的例子給你印象特別深?
陳光標:故事太多了,我幫助的人口突破了七十萬人,我的榮譽證書突破一千七百份了。錦旗三千多面,少數民族給我送的哈達已經過萬條。
記者:你覺得中國富人慈善做得夠不夠?
陳光標:不夠,中國富豪能發自內心做慈善還差十萬八千里。按照我的思路,我要在未來十年內把中國打造成世界最具愛心慈善大國。
記者:十年就能打造成世界最具愛心慈善大國嗎?
陳光標:我有信心,我在不斷推進改革,推進富人對財富觀和價值觀的認識,我在研究怎樣讓富人自願把口袋裡的錢拿出來回報社會。
記者:做慈善讓你的價值觀有很大改變嗎?
陳光標:我陳光標不會老死。為什麼呢?等我到了某一天,我覺得自己給兒女,給社會帶來負擔的時候,不能再做什麼事的時候,我會宣布把我的資產全部明明白白地捐出來,然後我就會一大把安眠藥下去永遠長眠。我不會給社會和兒女帶來什麼負擔,我這人就是這種個性。我現在要做青年人的榜樣,將來還做老年人的榜樣。
1/25/2011
黃耆有「補氣諸藥之最」的美譽
1/20/2011
生命不只是為了存活,而是一連串愉快事件組成的的鏈條
1/19/2011
國葬18%
應以1995年一刀切
因此談18%的改革,馬英九應先宣示凡政府大幅調薪前的軍公教人員,不是18%「改革」反而應是保障的對象!這批人依銓敘部資料平均年齡已78歲;說得坦白些,國家還能照顧他們的日子,不會超過十年。
18% 另一批領取者為1983年至1995期間初任公職,其後才退休者,人數約莫22萬人。他們才是真正政府每年補貼700億的主要受惠對象,也是如今18%該 改革的對象。以蔡英文為例,她在1995年18%制度終止日前只是擔任政大副教授至教授,頂多6年優惠年資;按理不應高達每月可領六萬多。但考試院一方面 喊1995年起停發18%,一方面卻設計大漏洞,讓高官們可大鑽好處。
1995 年之後公務員既已適度調薪,沒有當年薪資微薄的狀況,計算基準就應一切以1995年一刀切。之後升官升薪,不可回溯18%;這是基本要件。18%原本是人 道性質的法案;不能該人道的僅一千元,不需人道的竟顛倒過來每月領六萬二千八百二十九元。蔡英文可能生氣國民黨操弄公佈她領取的醜聞,可是她在簽領 18%,至台銀申請18%,並依副院長薪資比照老兵全存入無上限的18%時,她不覺得這個被民進黨辱罵了十年、還扣上外省人特權帽子的制度,對老百姓太不 公平嗎?
許多人可能忘了,最早發難攻擊18%不是近日,而是十年前陳水扁及台聯為了2001年立委大選,當年幾大Call in節目日日爭吵18%。與會來賓將18%=特權=外省人,節目裡挑起族群大旗,告訴農民、工人、非公教之本省人,團結起來「驅逐韃虜,恢復台灣」。這次 只是捲土重來。
不同的是,這一次邱毅公布了蔡英文等資料,還了民進黨十年來口中辱罵的老芋仔起碼公道。感謝蔡英文、陳師孟、吳榮義、何美玥、姚嘉文、朱武獻等族繁不及備載的民進黨18%人物;他們讓18%回到可以理性討論的層次,讓老兵們第一次脫離枷鎖罪名,讓社會知道誰是無辜者,誰是加害者。更重要的,讓改革18%從正確的方向做起。
<我的陳文茜>
原文: 國葬18%(陳文茜)
1/18/2011
虎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虎媽:教養子女 中美平衡
1/15/2011
恭祝北加州空軍子弟小學校友會2011年新春團拜熱烈成功
北加州空軍子弟小學校友會經過3年多的篳路藍縷, 現在有了個很"正式"的網站. 更有一群具有豐富同學愛與同胞愛的兄弟姊妹們, 投入愛心與耐心, 耕耘, 灌溉. 為的是讓我們這些在美國北加州落戶的遊子們, 能夠重溫往日在眷村長大, 在空小學習時 的那種"相濡以沫, 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生活; 那種異姓兄弟, 手足情深的義氣; 那種向藍天白雲張開雙臂, 吐氣開聲的豪情. 我們都是飛虎的後裔, 都有鵬翔萬里的心胸. 時光飛逝, 往事難忘. 讓我們在新春團拜時再敘同窗.
空小眷村心相應, 春風化雨手足情; 竹報平安迎新歲, 舊雨同窗敘溫馨. 希望在2月12日晚上能與各位再相逢. 拜個年, 祝您好; 吆喝一下, 喳呼兩聲; 重溫"兄弟義重, 手足情深"的記憶.
謹祝 北加州空軍子弟小學校友會2011年新春團拜 熱烈成功!
謝明誠 鞠躬
2011年1月15夜
謝謝曾昭明與鄭慶慶兩位架設北加州空小校友會網站
曾昭明與鄭慶慶這兩位是"功在校友會, 情在同學心".
請讓我在此帶頭向這兩位致敬與致謝.
硬是要得!
謝明誠 鞠躬
2011年1月15日
board meeting
1/14/2011
會長的話-- 爆料
彎的下腰才是成熟,放得下身段才是高手
章老,去年剛退休。他到兒子家去小住,選穿了自己滿意的夾克和皮鞋。
兒媳一見卻不滿意,說:「爸,瞧你那個寒酸樣!出去豈不惹人笑話?」
他一聽,心裡頓生反感:媳婦教訓起公公來了!正待發作,兒子向他使眼色。
他忍了,轉而問:「那我該穿什麼樣子的?」
兒媳機靈,抓起皮包邀他一起上街選購,換他一套渾身上下的高級時裝、黑亮皮鞋。
回來,左鄰右舍一見,誇上了:「好帥的章老!」「好巧的兒媳!」
公媳倆受到如此讚揚,雙方的陌生感、戒備心一下子消除殆盡。
章老一住數月,長了一身精神,活了一張笑臉,他那兒媳也乖了一張巧嘴,相處得好不開心。
前天,見到章老,問他的體會。
他說:「家務事可有學問。當時我要是逆了她,戰爭一打,不知要拖到何年何月。現在一家和睦不說,我還受到『開通、大度,能適應潮流』的讚揚。順著竿子往下滑,好啊!」順著竿子往下滑,滑掉了老人倚老賣老、處處看不慣、嘮嘮叨叨的陋習;滑得了兒媳增進孝道,願意與公婆閒談,加深了相互的了解;滑得兩代人拉近了距離,沒有隔閡,這是一舉幾得的好事。「下滑」,是一件謙讓作風,不是丟人的事。清代黃宗羲說:「骨肉之間,多一分渾厚,便多一份天性,是非上不必太明。」
老年人要放下架子,親切待人,年輕人釋放暖意,善待老人,共同享受滋潤的天倫之樂。
彎的下腰才是成熟,放得下身段才是高手
http://tw.myblog.yahoo.com/jw!.TV2peqTSU9EuukLQc0c/article?mid=55682
有頭痛、常感疲勞?
左邊=月亮